日本高清免费不卡在线,中文字幕日本偷拍盗摄,综合另类亚洲欧美一区,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 網(wǎng)站首頁 >> 大別山青年 >> 正文

      花醉

      發(fā)布者:姚鳳靈 [發(fā)表時間]:2019-10-29 [來源]:信陽師范學(xué)院團(tuán)委 [瀏覽次數(shù)]:

      花醉

      /田裕暉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自古如是,師院更將其詮釋得淋漓盡致。

      江南北國的初春,像是在冬的底色上間或涂抹上了幾道略含暖意的無常歲月。漫漫冬日,心情極易如郊原中龜裂的黃土般冰冷枯寂。萬物蓄勢待發(fā)時,更易使人期待綠。古人風(fēng)雅,為破解冬日枯悶,有《九九消寒圖》一說,明《帝京景物略》中更有:“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這是十分有趣的冬季日歷,風(fēng)流歲序,靜美安寧。受此啟發(fā),我愿于小憩時探訪師院的花,采一束陽光,解幾樹花語,如“萬美人盡臨妝鏡”,或一時寵辱偕忘。

      時光輕輕一揮,師院美景正悄無聲息地由淡雅悠遠(yuǎn)的國畫向色彩明艷的油畫過渡。初春的師院當(dāng)屬梅花最佳,園中偌大一片,中無雜樹,千朵萬朵,猶如散落一層紅霞,清逸如仙境,只是賞花人如江南盛夏梅雨,喧囂使梅林失了清氣。昨日微雨闌珊,起興徘徊于花下,暗香盈袖,神骨俱清,真真心曠神怡,無可比擬。《長物志》有云:“綠萼更盛,紅梅差俗。”于我看來,其實不然,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開在這喜氣人間,風(fēng)日灑然,怎會差俗?記得陸游愛梅,曾放豪言:“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眾人說他愛梅愛得高邁脫俗,不同凡響。我卻覺得他是何其貪心,千樹萬樹,均妄占為己有。于我而言,好梅一棵,抑或一枝即可。于天地間,知曉為何而來,對自己的性情與稟賦有足夠清醒的認(rèn)知,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不狂熱地沉迷過去,不癡迷地期待未來,愛我所愛,行我所行,知足常樂,便欣然愉悅。

      或許所有佳景皆由心境而生。王陽明有言:“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內(nèi)心姹紫嫣紅,縱是世景荒涼,亦是豐盈美麗。內(nèi)心簡約空無,縱是花好月圓,亦形同虛設(shè)。一樹之花,一枝之花,各不相同,而賞花的心情,可繽紛,可孤寂,能賞細(xì)微,明察秋毫之人,是有福的。溫風(fēng)似酒,春光如金,行至春申路,玉蘭清安靜斂,皎潔雋妙,有靜女之態(tài),雖不比牡丹富貴張揚,桃花嬌媚明艷,香氣卻如絲如縷,沁人心脾。一旁行人匆匆行走,偶然抬頭乍見,又驚又愛。半畝塘旁,迎春初綻,當(dāng)是應(yīng)了名字中那“迎”字,春寒料峭里數(shù)點嬌黃,點亮春光。古人曾為花分品論第,羅虬所撰《花九錫》將踟躕(杜鵑)、芙蓉、望仙(迎春)與蘭、蕙、蓮等分別開來,認(rèn)為后者才配得上“披襟”而賞,“九錫”而待之。我卻覺得,這厚此薄彼的好惡是花的悲哀。花本百種,況春花明麗,夏花冶艷,秋花蕭疏,冬花清濯,高貴與否,無關(guān)季節(jié)與形彩,順生而行,厚積薄發(fā),竭力綻放,便是不負(fù)高貴的生命。推及于人,人生百態(tài),幸福與否,在于我們的心靈如何與生活應(yīng)對。高貴與否,亦無關(guān)乎出身與門第。我們思維的強度,歷練的經(jīng)驗,廣博的智慧,強健的體魄,合作的風(fēng)采,幽默的神韻……皆使我們生命的枝丫花香馥郁,芬芳他人的精神天空。

      三月的雨,無聲無息,濕地三尺。三月的月季是寂寞的,徒留枝干與梅的熱烈對應(yīng),每每路過桃李園,總為它惋惜。細(xì)細(xì)想來,正是其時令所致,順其自然,切忌揠苗助長,靜待花開,用心蒂去聆聽拔節(jié)的脆響亦是件樂事。古來偉大的天才,其萌芽每見于幼年時期,但亦須有啟發(fā)導(dǎo)引之人,以傷仲永為前車之鑒,知時節(jié),不使其中途摧折,才能欣欣向榮,開燦爛無比的花,結(jié)碩大無朋的果。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者,大概由于環(huán)境或教育違背了自然規(guī)律,不能遂其發(fā)展的緣故,想來也是極為可惜的。

      人有喜怒哀樂, 百花亦有七情,花的情感,總是要貼近感知的,昆曲《牡丹亭》中有典詞:“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不走近半畝塘水畔,又如何能讀懂春之神韻、花之情趣?細(xì)雨連綿不斷,漫步于橋上,隨意掃視,眼睛不禁聚焦于那朵昂然生于石縫間的小花,像是一幅色調(diào)風(fēng)格全然西式的畫作,一旁冷不丁冒出一株東方情調(diào)的紅梅,定睛細(xì)視,那樣觸目驚心,又那樣驚喜萬分。對這不知姓名的小花,多少人漠然視之,轉(zhuǎn)身拋于腦后,不留半點印象。雨滴厚積薄發(fā),對它纖細(xì)而柔弱的瓣不斷予以重?fù)簦顾暗皖^”彎曲,可細(xì)若游絲的休憩后,它仍決然立著。每片嫩芽皆掛一串晶瑩的夢,每片花瓣皆嫵媚多情,繼續(xù)以沉默的姿態(tài)享受鮮有問津的孤寂,以渺小的淡紫色裝點大地。常聽人抱怨此生未見過一場盛世繁花,卻已日薄西山,老之將至,孰不知美景近在眼前,我們?nèi)鄙俚膬H是那雙伯樂般的明眸亮眼。人世風(fēng)景萬千,于我雖無多少誘惑,卻仍存敬畏之心。一株花木,一粒粉塵,乃至一只螻蟻,亦覺有千鈞之重。既銘記敬畏于心中,也實在應(yīng)當(dāng)像花一樣活著,蕊如帆,瓣作舟,于風(fēng)雨中兀自妖嬈,無論根植怎樣的土壤,不論生在何方,都努力綻放,帶給人間一縷清香。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不知為何,黃昏總給人一種垂暮中的安全感,像滿懷一腹故事的老者一樣令人安詳,除了使人有昏昏欲睡的寧靜,還有種天荒地老的意味。半畝塘的黃昏是清凈的,我呆呆立著,想起梅特林克《花的智慧》中的那句:“花是無用而美好的,它代表了世界上大量同質(zhì)的東西。一個社會應(yīng)該能夠允許無用而美好的東西存在,容忍有一類人去為這樣的東西投入時間和精力。”我十分慶幸,古往今來的愛花之人總能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記得陶潛以菊為知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周濂溪以蓮為知音,“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薛濤索性做起牡丹的情人,白日與之耳鬢廝磨,夜晚與其互訴衷腸,“是之為真愛花”;陸游曾放言“為愛名花抵死狂”;歐陽修貶謫滁州時,更有“淺紅深白宜相間,先后仍須次第栽。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不花開”;諸如此類,皆是極好的。我時常想,志同道合者,相交即為友。花與人的秉性有諸多相通之處,牡丹雍容,蓮花高潔,菊花淡雅,梅花凌寒,桃花明艷,海棠嫵媚,山茶鮮美,瑞香芬芳,玫瑰旖旎,水仙清絕,玉簪嚴(yán)寒,丁香愁苦……于我看來,友的范疇實可擴大至一花一木,尋知己于人世不得,便可求諸于花。

      從前,一枝紅梅醉過李白,冉冉紅蕖留過杜甫,杜牧欣喜牧童遙指杏花村,崔護(hù)惆悵人面桃花何處去,李易安憔悴時黃花滿地,朱淑真苦悶時斷腸芳草……無數(shù)先哲懷著對自然界一花一木赤子般的崇仰之心與戀人般的細(xì)膩感觸,于紅綠園中留下自己不滅的足跡。那么今天的我呢?于花叢林蔭下輾轉(zhuǎn)徘徊十余年,卻未留下只言片語。留下的僅僅是個籠統(tǒng)的概念——眼花繚亂、流連忘返、莫知所云,實在是十分慚愧。

      沐浴春風(fēng)十余年,仍不敢自詡為作家,我的寫作,也并非站在知者或智者的角度告訴他人欣賞花木文化的藝術(shù)和觀賞花卉樹木的方法,卻是以參觀或搜尋者的身份,于師院中尋尋覓覓,自由徜徉。踏不盡的是桃蹊李徑,絕不了的是賞花心性,偶然尋得一葉落而知秋的體悟,醺然欲醉,卻醉得理智,醉得清醒,如此,足矣。